贺俞平伯先生暨德配许夫人重圆花烛诗

朝代:近现代|作者:施蛰存|

海外飞来绝妙辞,发封虔诵愧支离。

师门双庆圆花烛,落魄鲰生总未知。

主人情重徵题咏,鼓吹词林寿梁孟。

三年鸳牒既添筹,一言均赋欣从命。

犹忆青云侍讲筵,曲园诗学有薪传。

周南卷耳标新义,缉芷缭蘅薄郑笺。

倚声颇许老白石,酒祓花销数高格。

邯郸学步惜红衣,谬赏眉岑隐离碧。

五噫赋罢来海陬,鹿车聊作赁舂游。

谢帷绛帐谐琴瑟,宝山路上寄俞楼。

我昔登楼事亲炙,月晦灯停难为客。

高烧桦烛照红妆,许我清言共瑶夕。

龙战玄黄兵气舒,黉宫人散杏坛虚。

凤笙长引归京国,从此师徒异走趋。

沧桑几度更朝市,转绿回黄困流徙。

遥瞻日下是长安,问道何曾申一纸。

颇闻生计足婆娑,秋月春花雅事多。

度曲堂开汤玉茗,参禅人诣病维摩。

山东小儿妄讥讽,入主出奴肆搬弄。

太清尘秽朝野喧,古槐梦遇红楼梦。

岂知儒道日凌迟,左建商君法外奇。

孔门自古多能事,汉水荆山共夷旷。

燕燕归来鬓已霜,云开喜见日重光。

丝萝无恙芝兰秀,凤烛双辉六甲觞。

头白门生昧法纪,世人欲杀幸不死。

当年謦欬未全忘,拟托赪鳞恧而止。

谢公墨妙染霞笺,传与师门韵史篇。

三中劫尽人间世,难觅童心五十年。

俚歌仓卒无文藻,感旧维新述襟抱。

寄去京华寿一卮,春在堂中春不老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赠溧阳宋少府陟唐朝·李白李斯未相秦,且逐东门兔。宋玉事襄王,能为高唐赋。常闻绿水曲,忽此相逢遇。扫洒青天开,豁然披云雾。葳蕤紫鸾鸟,巢在昆山树。惊风西北吹,飞落南溟去。早怀经济策,特受...
  • 2.《寄花广汉守倅宋朝·吕陶地产名花敢自珍,百枝聊且寄强邻。分将雨后千金色,添得樽前一日春。檀板屡歌凭侍女,玉簪齐插奉嘉宾。明年红烂还驰去,惟恐流光老却人。
  • 3.《复用前韵送不群归黄蘖见因禅师宋朝·释德洪幽寻忽觉暗香吐,竹西知有梅花坞。一枝试摘与君看,念君明日当离楚。戛然飞去若惊鸿,弃掷自嗟如卧鼓。遥知旅枕生清梦,梦到江南春好处。苍杉拂云烟翠深,为吊大雄山下虎。...
  • 4.《读何水部诗集元朝·虞堪剪烛联诗孰似君,多情无奈沈休文。扬州春月应无夜,祇为梅花瘦几分。
  • 5.《东湖明朝·吴桂芳东湖行一曲,十里柳烟齐。远屿浮空碧,长云压水低。岸香闻杜若,沙净浴凫鹥。更爱维舟处,夕阴莲叶西。
余总角时、侍大人游寒山寺。见石刻枫桥夜泊、大人指授之、琅琅成诵、心窃好焉。年十二、大人授以诗古文辞。自杜甫兵车行杜牧阿房宫赋始、遂渐进于文学。求书自习之、五六载间、尽玉溪昌谷李杜元白而至于汉魏六朝、皆若可解悟、会心不远。独于当世名流、海藏散原石遗晚翠诸家、则往往不能逆其志。自愧才下、学或未至。乃取东坡谷宛陵山诸集读之、固未尝不可解、因甚惑焉。时散原方以江西宗匠主坛坫、末生后学咻之嚾之、不可一世。余三复其集、噤不敢言、所得者偶有句耳。南社诸君子则以江西诗为遗老文学、不足以任革命鼓吹、乃举唐音以为帜。然自亚子以下皆规模龚定庵、才或未济、徒见浮薄。宋且不至、何有于于唐。遂弃诗不观、转而事新文学、偶亦作旧诗、皆拟古也。抗战军兴、流移滇闽、稍稍作韵语、寄情言志。然平生讽诵、博涉多方、古来诗人、各有影响。推敲之际、辄受绳约、终不能脱前人科臼。因知宗宁宗唐、徒费唇舌、邯郸学步、孰为是非。于是放笔直书、惟求辞达。或一年止数诗、或经年无一诗。垂四十载、所作不逾三百。删其十一、录而存之、以识平生踪迹、一时情感。览之者当讥其凡庸总杂、不成家数。余亦自知其体气不纯、无当大雅。所自许者、无不可解之作耳。然欲使老妪都解、则犹有愧于白傅也。戊午人日北山施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