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醴陵(二月十二日至,八月二日去)

朝代:近现代|作者:唐鼎元|

居此亦已久,居久人情熟。

南村北村间,往往有我躅。

来往橘花林,花香何馥郁。

亲见花结实,累累复若若。

曾看秧插土,稻穫苗再擢。

湖南风土佳,暂客亦不恶。

所望干戈平,故邦于言复。

岂意鼙鼓来,催我西转毂。

遂觉当前景,奔会怅心目。

故交既神伤,新知亦索寞。

提剑登程去,频频顾乔木。

此后望故乡,更隔一重岳。

辜负三春鹃,啼血应花落。

万山苦辨认,归梦或不错。

注释

1. 二十二日至,八月二日去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读纪信传宋朝·段继昌鹿走中原两虎争,荥阳围解事堪惊。当时拔剑论功者,矢口何人说纪生。
  • 2.《赋汉印宋朝·唐悊关中金印岂秦关,想见风流汉已还。大飨似书谯县石,兰亭宁数会稽山。空馀此日归囊橐,曾是当年杂佩环。万户况将取如斗,此章何足系腰间。
  • 3.《暮渡江明朝·王良佐沙头灯火见楼台,黄帽那堪隔岸催。旧日风流王博士,又吹长笛过江来。
  • 4.《和伯瞻郎中登郡城北楼宋朝·杨杰楼上高吟思入微,白云随步拂人衣。几行塞雁断不断,千里客帆归未归。仓廪稻粱知国富,弟兄疆境乐家肥。望中孰谓长安远,路去江南只数圻。
  • 5.《阳朔舟中宋朝·廖必强秋入平林枫半烧,隔崖蛮语走前潮。石停小艇贪鱼钓,雨打孤村阁酒瓢。歌短听难禁蟋蟀,愁多写不尽芭蕉。白云青嶂迷天地,一派松声疑是箫。
唐鼎元(1894——1988),字玉虬,号髯公,江苏省常州人。生平从事中医古文献及古典文学教学研究,一九三七年曾被聘为国医馆学术整理委员会名誉委员,逝世前为南京中医学院教授。业馀攻,造诣极深,创作甚丰。早年有《入蜀稿》、《国声集》、《五言楼诗草》、《景杜集》、《芳国咏》、《怀珊集》等问世。其中《入蜀稿》、《国声集》曾获一九三二年全国学术奖文学类三等奖。玉虬诗各体皆精,尤以七古、七律最富特色,七古“学杜韩、长庆二体,而于杜韩工力尤深”,“七律激越处忽作变徵声。管为之破,金石为之裂”。抗战期间的诗作,慷慨悲壮,激越昂扬,爱国之情溢于字里行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