漫道八首并序·其七·对菊例吟

朝代:近现代|作者:裘祖诰|

种菊年年不惜劳,例将花事付吟毫。

欲添佳句翻新案,务去陈言涤旧糟。

一派秋怀同绚烂,两家清兴自萧骚。

东篱最好无丰欠,争奈霜华惹鬓毛。

注释

1. 七言律诗 押豪韵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宋朝·刘渭庶子泉寒澄雅思,阳冰篆古足清心。
  • 2.《偈二首·其一宋朝·释圆玑不学文章不读书,颓然终日自如愚。虽然百事不通晓,是马何曾唤作驴。
  • 3.《次韵嘉言机宜宋朝·释德洪幽寻野外兴何如,蚕市村嚣忆故墟。煮茧生涯春老大,饷田时节意苏舒。吹开麦浪南风至,落尽花房小雨馀。暂借僧窗聊假寐,梦惊身世两蘧蘧。
  • 4.《题琴趣轩卷·其二明朝·朱同箕子谁传悲操,汾亭空寄馀音。独有杏坛玄圣,乾坤今古同心。
  • 5.《题兰窗别号明朝·利仁楚畹当时碧,书斋太古情。善人居此室,事业老儒生。有草虽同伍,无花可比馨。援琴望鲁谷,意气复相倾。
裘祖诰,字伯芙,又字训臣,(1844—1934),河间市行别营村人。清禦史裘晓华长子,与弟祖诒(字仲禺,号翼庵)俱有才名,兄弟同科考中举人,一时传为佳话。祖诒特慧,多病未仕;祖诰青得志,曾两次为慈禧召见,并先后任南楚雄府、东莱州府知府,宦途20馀年。年近甲,乞养还乡,日以字自娱。其为诗敦厚朴实,才情并茂,格律严谨,佳句天成。按裘氏为河间书香望族,族中嫡系,多存先辈诗文墨宝;惜“文革”期间,惨遭佚毁。本书所选诗稿为祖诒嫡孙之桓先生(字肇初,1912—1994)珍藏。之桓过世,由族人裘文博同志整理复印。诚乃“百历馀烬火,支言片语亦黄金”,诗家幸,后人尤幸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