哀京沪线旅客

朝代:近现代|作者:薛葆煌|

世道人心不可说,老天降罚亦愈烈。

炮火动戕百万人,谁知杀劫犹未毕。

宇宙何处无危机,旅行惨祸起肘腋。

年来物价千倍增,淞沪更高数十级。

利之所在蚁附膻,竟言贸贩胜坐食。

大包小裹负累累,粉米鱼肉随意挈。

时装女子健如虎,橐驼其背卷其发。

盎然入站人注目,站员大半是相识。

抄检关头索重赂,小票私费含笑纳。

更有红黑其帽子,狐假虎威肆饕餮。

上车下车涌如潮,满坑满谷路阻塞。

天明指望各东西,跔蹐权耐此一夕。

夜色迷离睡正酣,路夫忘捩分道筈。

两列车行一直线,势如箭激起霹雳。

后车脱榫向空奔,泰山压顶万钧力。

人入铁桶不能逃,化为齑粉血狼藉。

或断手足或两截,宛若商君受车裂。

尸丛亦有未死人,声嘶呼救更惨绝。

货物浸淫血渍中,抛残金饰无人拾。

死者身有县民证,姓名可按无差忒。

当局谁发恻隐心,给予椑楄又抚恤?

子觅其母夫觅妻,招魂奔赴嚎啕泣。

记得今年官渎里,两车接吻大流血。

前车颠覆曾几时,又在正仪演惨剧。

故鬼新鬼怨金椎,交通乃做人杀物。

君等若为国家死,雄鬼声名应赫赫。

奈何骈死荒山道,不过鸿毛同一掷。

呜呼,造物不仁人刍狗,饥驱利诱趋鬼窟。

地下相适皆萍水,五雷击顶有夙慝。

天实为之司彰瘅,行车不慎奚足责。

庆生还者大有人,道路纷纷皆叹息。

可怜若辈不知惩,依然携索负裹多于鲫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小重山·花院深疑无路通宋朝·贺铸花院深疑无路通。碧纱窗影下,玉芙蓉。当时偏恨五更钟。分携处,斜月小帘栊。楚梦冷沈踪。一双金缕枕,半床空。画桥临水凤城东。楼前柳,憔悴几秋风。
  • 2.《过石碑村居明朝·史自守晴原蔓草路横斜,寂莫依稀隐士家。山槛雨霏归燕子,篱门风软落桐花。床边珠滴春篘酒,灯下尘飞夜碾茶。白叟不知京洛事,瓦盆竹几乐年华。
  • 3.《绕红楼明朝·叶宪祖旦上:晓听鸡鸣问寝初。临镜了日满庭除。生上:晋接才休。雨馀春暮。合闺阁且欢娱。
  • 4.《和陶诗·其五·劝农明朝·李贤力田乃丰,不勤则匮。舍此为生,衣食何冀。譬之学奕,而思鸿至。俯仰之间,求无斯愧。
  • 5.《宫词明朝·李麟青春閒里过,华发暗中催。往事俱流水,初心未死灰。御炉香缥缈,宫扇影徘徊。脉脉停针久,銮舆幸倘来。
薛葆煌,(1872-1958),字蕙良,号纬亮,无锡玉祁镇礼舍人,1902年壬寅科举人,1909-1915年,先后在绍兴盐局,北京邮传部及津浦铁路局任职。返锡后,长期息影田园,以事亲课子,种为务。抗战时期,年逾古稀,曾出任洛社中学校长。著有《丹桂室文集》、《丹桂室诗词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