庐山八首·其六·仙人洞

朝代:近现代|作者:李渔叔|

一滴灵源不可穷,直看呼吸与天通。

骑龙幻作千山雨,驾鹤归来万里风。

石髓有时停更落,洞云经宿敛还封。

荒台指点升仙处,月黑林深鹿养茸。

注释

1.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一部

2. 洞外有白鹿升仙台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贞元十四年旱甚见权门移芍药花唐朝·吕温绿原青垄渐成尘,汲井开园日日新。四月带花移芍药,不知忧国是何人。
  • 2.《泊兰江元朝·李昱我舟泊兰江,江水净如练。孤云尘外飞,归鸟镜中见。回环城数里,杂遝山百转。何年徐偃王,于此建古殿。阴廊断人迹,败壁留蜗篆。题诗感古昔,荒哉瑶池宴。
  • 3.《南池次王右军韵元朝·大圭何处消长日,池南景最閒。卧看西岭雪,梦到沃洲山。川水流无返,溪云去复还。阳春谁和却,人在凤池间。
  • 4.《送法师住慈感明朝·李贤故人从此去,尊酒莫频催。腊雪犹堆岭,春风已放梅。交情留偈别,疏景入诗来。想到南山寺,才逢柳眼开。
  • 5.《即次明朝·李之世酸风射眸子,尘堁莽迷离。遥闻犬吠声,行近见茆茨。主人揖客入,不暇交言辞。衣裘刚抖擞,沙砾上鬓髭。倦马向枥鸣,童仆亦苦疲。权迂一日程,即次暂于兹。
名明志,字渔叔,以字行。湖南湘潭人,从乡贤赵净园(启霖)先生学文。李渔叔的一生,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,生活在湘潭的少年时期至三十岁,可称之为早期;中期为其军旅生涯,即从军后参加抗日战争至胜利后;晚期为一九四九年卜居台北后。1932年任湖南省政府参议,1949年以后历任台湾省政府秘书、行政院秘书、总统府秘书,后任教于台湾师范大学。著有《墨子今注今译》、《墨辩新注》、《墨子选注》等书,并有《延年室诗》《三台诗传》存世。李渔叔先生嘉惠学子匪浅,裁成甚众,许多著名古典诗研究者如黄永武、张梦机、罗尚皆出其门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