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送友元韵二首·其二

朝代:近现代|作者:林士模|

屡度星霜鬓发皤,风中残烛影婆娑。

寒宵不尽孤鸿泪,远讯难传旧燕窝。

汾水仙山行路早,暮云春树别愁多。

旅游只为三餐缺,觅食吹箫上北螺。

注释

1.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出处:沧浪室遗稿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花犯·谢黄复庵除夜寄古梅枝宋朝·吴文英翦横枝,清溪分影,翛然镜空晓。小窗春到。怜夜冷孀娥,相伴孤照。古苔泪锁霜千点,苍华人共老。料浅雪、黄昏驿路,飞香遗冻草。行云梦中认琼娘,冰肌瘦,窈窕风前纤缟。残...
  • 2.《已亥杂诗·134清朝·龚自珍五十一人忽少三,我闻陨涕江之南。箧中都有旧墨迹,从此袭以玫瑰函。
  • 3.《题徐孟玑爱日堂元朝·李昱高堂春暖昼阴阴,爱日秪缘爱母心。寸晷岂惟同尺璧,一时何啻直千金。承欢未觉斑衣老,介寿长为白发深。安得挥戈驻流景,莫教寒暑互相侵。
  • 4.《晓望明朝·王渐逵芦渚荃汀闻罢钟,披衣凝望谩推篷。赤日已射珊瑚树,明星尚照芙蓉峰。帆影飒飒趁潮渡,众声活活抛鱼翁。此时独立长秋兴,况复雁凫生野丛。
  • 5.《行之见招观画宋朝·许景衡唤我来看访戴图,溪山惨淡雪模糊。扁舟也待江湖去,更有王维妙手无。
林士模,又名林楠(一九一七——一九八零年),出生于闽南丹诏世代书香之家。曾祖父林天翔为举人,祖父林辰是童生。从祖父林壬为光绪丁丑科进士,授翰林院编修,国史馆协修。父林仲姚(景崇)为民国著名教育家,民主人士。抗日战争爆发,林士模投奔新四军并于一九三八年加入中国共产党,后从事地下工作和抗日宣传活动。曾任中共诏安城关支部第一任书记。一九四九年加入东江纵队,遂奉调漳州参与接管。五十年代初在诏安县人民政府文教科任科长,后辞去行政职务到中学任教。一九五七年被划为右派分子遣送青海劳教,至一九六零年遣送原籍监督改造。一九七九年右派“划错改正”。己未年腊廿四日(一九八零年二月十日)病逝。生平事迹载《诏安文史资料》。诗词选集《沧浪室遗稿》由其幼子林英男搜集整理校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