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十六日五更起行至磻溪未明

朝代:宋朝|作者:苏轼|
夜入磻溪如入峡,照山炬火落惊猿。
山头孤月耿犹在,石上寒波晓更喧。
至人旧隐白云合,神物已化遗踪蜿。
安得梦随霹雳驾,马上倾倒天瓢翻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读书有所见作清朝·萧抡谓人心如良苗,得养乃滋长;苗以泉水灌,心以理义养。一日不读书,胸臆无佳想。一月不读书,耳目失精爽。
  • 2.《证无为·其三·归常乐九首唐朝·敦煌曲子正向阎浮化。波旬请涅盘。口中发愿不为言。卧在跋提边。
  • 3.《北固山元朝·善观最爱招提景物饶,朅来乘兴陟山椒。层云缥缈青冥外,狠石瓓斑岁月遥。一带云连京口树,满帆风送海门潮。天然图画真奇绝,分付良工子细描。
  • 4.《题隆甫小像明朝·佘翔季鹰称任达,之子慕高风。貌岂缘诗瘦,愁多入赋工。云中惟附骥,海上自冥鸿。色相无劳著,万缘悉已空。
  • 5.《谒希夷像明朝·李寄峡口猿啼与鸟啼,白云终日护希夷。如今驴背无由堕,正是先生熟睡时。
苏轼的诗词曲代表作

苏轼(1037~1101),字子瞻,又字和仲,号东坡居士,宋代重要的文学家,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。汉族,北宋眉州眉(今属四川省眉山市)人。嘉祐(宋仁宗年号,1056~1063)进士。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,后因作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,贬黄州。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,曾出知杭州、颖州,官至礼部尚书。后又贬谪惠州、儋州。多惠政。卒谥文忠。学识渊博,喜奖励后进。与父苏洵、弟苏辙合称“三苏”。其文纵横恣肆,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。其诗题材广阔,清新豪健,善用夸张比喻,独具格,与黄庭坚并称“苏黄”。词开豪放一派,与辛弃疾并称“苏辛”。 又工书。有《东坡七集》《东坡易传》《东坡乐府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