诸公饯子敦轼以病不往复次前韵

朝代:宋朝|作者:苏轼|
君为江南英,面作河朔伟。
人间一好汉,谁似张长史。
上书苦留君,言拙辄报已。
置之勿复道,出处俱可喜。
攀舆共六尺,食肉飞万里。
谁言远近殊,等呈朝廷美。
遥知送别处,醉墨争淋纸。
我以病杜门,商颂空振履。
后会知何日,一欢如覆水。
善保千金躯,前言戏之耳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长干行唐朝·李白长干行其一妾发初覆额,折花门前剧。郎骑竹马来,绕床弄青梅。同居长干里,两小无嫌猜。十四为君妇,羞颜未尝开。低头向暗壁,千唤不一回。十五始展眉,愿同尘与灰。常存抱...
  • 2.《水击面罗元朝·王祯春雷声殷雪成围,收拾罗床别有机。才得水轮轻借力,方池匀受玉尘飞。
  • 3.《渔隐元朝·释妙声青山当
  • 4.《寄环浦郑公明朝·朱拱樋洒泪三年别,论心千里同。断鸿闽海阔,落木楚天空。忧世存孤议,传经抗古风。无缘从杖屦,吟啸武夷中。
  • 5.《送钱长人赴蕲州·其一明朝·沈守正一官何屡换,远刺楚江矶。闻说台仍玉,相传水字浠。出都宫柳绽,之任鳜鱼肥。见子南辕发,令人怅夕晖。
苏轼的诗词曲代表作

苏轼(1037~1101),字子瞻,又字和仲,号东坡居士,宋代重要的文学家,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。汉族,北宋眉州眉(今属四川省眉山市)人。嘉祐(宋仁宗年号,1056~1063)进士。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,后因作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,贬黄州。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,曾出知杭州、颖州,官至礼部尚书。后又贬谪惠州、儋州。多惠政。卒谥文忠。学识渊博,喜奖励后进。与父苏洵、弟苏辙合称“三苏”。其文纵横恣肆,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。其诗题材广阔,清新豪健,善用夸张比喻,独具格,与黄庭坚并称“苏黄”。词开豪放一派,与辛弃疾并称“苏辛”。 又工书。有《东坡七集》《东坡易传》《东坡乐府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