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岁除日

朝代:宋朝|作者:梅尧臣|
一年三万六千刻,玉漏唯余十二时。
去日苦多谁会惜,残阴全少颇能知。
已惊颜貌徐徐改,不奈乌蟾冉冉驰。
万国明朝贺新岁,东风依旧入春旗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杜鹃宋朝·晁会杜宇啼声枕上来,一声哀似一声哀。千哀万怨无今古,唤得行人若个回。
  • 2.《白原山元朝·金信花开山树红垂屋,波涨溪流绿绕村。咫尺春泥初雨后,寻常乱插是云根。
  • 3.《次韵邓天启贺茅舍新成二首·其二宋朝·陈渊艰难思健士,谁复数寒儒。老去怀三径,归来就一区。春情萦梦草,晚步及栖乌。不愧王摩诘,新诗有画图。
  • 4.《仙吕点绛唇元朝·张观光一来是祖父的家门。二来是自家的福分。悬牌印。扫荡征尘。将勇力施呈尽。
  • 5.《颂古五首·其一宋朝·释惟照缩水酒越浓,负心人越穷。铁刚刀自利,不用苦磨砻。草鞋头戴今何在,我见牵来劈面舂。
梅尧臣的诗词曲代表作
梅尧臣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卒,年五十九。 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