寄天台梵才上人

朝代:宋朝|作者:梅尧臣|
常观月从东海出,想照石桥旁畔人。
试问当年与今日,清光不改只如新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南园十三首·其十唐朝·李贺边让今朝忆蔡邕,无心裁曲卧春风。舍南有竹堪书字,老去溪头作钓翁。
  • 2.《上洛都文太尉二首·其一宋朝·刘挚庆历承平已庙堂,三朝勋业遍旂常。昔虽郭令曾忧畏,今比留侯更寿康。赐饯饔人移玉食,宠行天藻烂云章。想公剩觉西都乐,门外逍遥绿野乡。
  • 3.《和陶诗·咏贫士七首其二明朝·李贤静观万物理,澄心坐南轩。落英已满地,新蔬复盈园。夜庭来明月,晓屋未炊烟。轮蹄寡来往,简编复穷研。君子能固穷,吾遵宣父言。请看七十子,谁如回宪贤。
  • 4.《览辉楼明朝·李自明雨后惊涛响石矶,望中烟树转霏微。湘江直北阳台路,旧日行云何处飞。
  • 5.《八仙石明朝·李孙宸仙家会何年,空馀题劖迹。留待劫灰时,问此一片石。
梅尧臣的诗词曲代表作
梅尧臣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卒,年五十九。 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