采白术

朝代:宋朝|作者:梅尧臣|
吴山雾露清,群草多秀发。
白术结灵根,持锄采秋月。
归来濯寒涧,香气流不歇。
夜火煮石泉,朝烟遍岩窟。
千岁扶玉颜,终年固玄发。
曾非首阳人,敢慕食薇蕨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遣怀二首·其二元朝·陈镒不出门庭腰脚顽,幅巾短褐称萧闲。墨浓砚石迷雊眼,香暖炉烟起博山。睡美黑甜便老懒,饮酣白堕息机关。今秋已负登高兴,空想重岩细菊斑。
  • 2.《中秋对月歌同诸公在樾森楼赋明朝·王渐逵狂生狂生性任真,自称太古无怀民。每便赤脚踏芳草,岂知长陌纡缁尘。八月中旬好天气,良朋佳节来相因。两厓秋色高且峭,皎月为我生比邻。网鱼恍若赤壁口,泛舟疑是西湖滨。...
  • 3.《双溪隐居三首·其一明朝·朱谏竹屋藏书是隐君,双溪水落碧沄沄。交流转映窗前柳,秀色平分海上云。碧月影连芳草渡,菱歌声动白鸥群。兰舟晓起随渔父,濯足归来日又曛。
  • 4.《题立雨叔餐秀园·其三明朝·佘翔一室多藏小酉书,草名书带满庭除。夜来太乙高相照,彩笔如椽赋子虚。
  • 5.《夜坐僧楼明朝·李寄为客何妨此,伤心是故乡。一声孤雁过,几叶乱风当。暗坐兼无影,虚檐易有霜。翻思在秦楚,犹是景凄凉。
梅尧臣的诗词曲代表作
梅尧臣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卒,年五十九。 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