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遇

朝代:宋朝|作者:梅尧臣|
众默瘖莫辨,众寐盲不知。
问而使之对,觉而使之窥。
瘖盲自穷疾,所感在一时。
苟昧哲人理,寐默定妍媸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苏武庙唐朝·温庭筠苏武魂销汉使前,古祠高树两茫然。云边雁断胡天月,陇上羊归塞草烟。回日楼台非甲帐,去时冠剑是丁年。茂陵不见封侯印,空向秋波哭逝川。
  • 2.《东郭襟咏十首·其一·东城明朝·王汝玉家住东城下,时登东城上。东城几古今,一望一惆怅。
  • 3.《江上闻笛清朝·尤怡沧江秋霁暮烟消,玉笛频催客思遥。回首姑苏愁不见,海门明月上寒潮。
  • 4.《花台簇绣明朝·吕渊春满亭台日乍长,百花开遍斗新妆。锦屏高映秋千索,金缕深围蹴鞠场。几阵轻风娇弄影,一番微雨细生香。东翁最喜留宾醉,更爇银灯看海棠。
  • 5.《百字令·马缨花清朝·王一元柔条翠葆,看纷披似剪,垂垂芳树。暮卷朝舒如有约,好傍小窗清暑。怯不禁风。娇宜泫雨,似有浓香度。新秋近也,繁花忽绽千缕。绝似揉碎红丝,带将晓露,缀向枝头去。是叶是...
梅尧臣的诗词曲代表作
梅尧臣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卒,年五十九。 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