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山芷芝二僧携茗见访

朝代:宋朝|作者:梅尧臣|
一游江山上,日日吟不足。
双锡忽来过,衣霜带初旭。
况能持茗具,向此烹新绿。
中{左氵右霝}水若饴,北焙花如粟。
还将尘虑涤,自愧冠缨束。
何以报勤勤,驰奴扣云谷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邓元孚待制挽词四首·其四宋朝·陈渊越岸方投绂,将回出岫云。楹间俄梦奠,地下去修文。落日川原静,悲风草树薰。但令千载后,掩涕想馀芬。
  • 2.《和瑛师·其一宋朝·彭汝砺山花时复对行舟,想笑行人易白头。流水尽窥春燕舞,近山晴见暮云收。
  • 3.《次韵和酬宋朝·释契嵩严维灵彻出山时,避雨曾闻碍木枝。几杪霜寒何足畏,管中春色已堪吹。风含钟韵凝还散,水结溪声咽又悲。斗草野游君莫笑,初平元是牧羊儿。
  • 4.《天下乐明朝·叶宪祖生冠带上:当年踪迹困泥尘。不意乘时亦化鳞。为报乡闾亲戚道。如今席帽已离身。
  • 5.《武陵春·和漱玉词清朝·王士祯昨日相逢歌扇底,偷赠玉搔头。画阁香浓郎且休。秋水簟纹流。送别殷勤杨柳岸,花雪满行舟。双桨凌风兰叶舟。又捲起一江愁。
梅尧臣的诗词曲代表作
梅尧臣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卒,年五十九。 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