泊姑熟江口邀刁景纯相见

朝代:宋朝|作者:梅尧臣|
尾生信女子,抱柱死不疑。
吾与丞相约,安得不顾期。
徘徊大江侧,念此亲相知。
欲留时已晚,欲去情难持。
引领望轩车,岂能慰我思。
愿闻下士礼,无曰屈非宜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农臣怨唐朝·元结 农臣何所怨,乃欲干人主。不识天地心,徒然怨风雨。将论草木患,欲说昆虫苦。巡回宫阙傍,其意无由吐。一朝哭都市,泪尽归田亩。谣颂若采之,此言当可取。
  • 2.《挽括斋教授元朝·施正大六馆真英杰,三朝旧典刑。叩阍曾抗疏,避地复横经。仕路惊头白,家山入眼青。平生清苦处,身后有馀馨。
  • 3.《书初考宋朝·戴炳得考虽多幸,无功祇自嫌。但求官速满,不道老同添。卑拙翱蓬鴳,艰辛上竹鲇。黄花寒更好,三嗅忆陶潜。
  • 4.《秋日题画明朝·何吾驺叠嶂多秋色,柔风木叶飘。忘机于治乱,得趣在渔樵。似赴村前黍,还闻楼外箫。听空解忘味,镇日步溪桥。
  • 5.《端州别魏昭士因寄和公于广州清朝·王士祯人生如萍蓬,飘转少根蒂。况复出处殊,合并安可计。我梦翠微峰,岧峣在天际。幽人侣猿鹤,石门掩松桂。讵意万里游,相见炎海裔。世事苦匆匆,倾盖忽分袂。我攀庾岭松,君饱...
梅尧臣的诗词曲代表作
梅尧臣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卒,年五十九。 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