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首其四樵斧

朝代:宋朝|作者:梅尧臣|
适从伐枯桑,莫悟刃已缺。
蚕工向欲迫,田事不可彻。
丁丁背谷声,役役持柯热。
积薪高於山,焉用先後别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苏幕遮·草宋朝·梅尧臣露堤平,烟墅杳。乱碧萋萋,雨后江天晓。独有庾郎年最少。窣地春袍,嫩色宜相照。接长亭,迷远道。堪怨王孙,不记归期早。落尽梨花春又了。满地残阳,翠色和烟老。
  • 2.《曲中听黄问琴歌分韵八首·莫论歌难听亦稀明朝·程嘉燧莫论歌难听亦稀,坐中有客欲沾衣。不看天上行云驻,试辨林端木叶飞。
  • 3.《江城子·癸酉春社宋朝·王炎 清波渺渺日晖晖,柳依依,草离离。老大逢春,情绪有谁知?帘箔四垂庭院静,人独处,燕双飞。怯寒未敢试春衣。踏青时,懒追随。野蔌山肴,村酿可从宜。不向花边拚一醉,花...
  • 4.《春秋成字韵·其三宋朝·彭汝砺圣念周邦弱,经因鲁史成。尊王常谨始,罪隐不书正。弗义嗟频战,无常叹屡盟。幽微今焕若,宁复比丘明。
  • 5.《罗都御史过访明朝·李时勉十年持节镇边陲,驷马高车獬豸衣。名著紫霄凝日彩,令行青塞肃霜威。晓驰狼望长临阵,秋觐龙颜暂得归。寂寞桥门能枉顾,顿令衰朽倍光辉。
梅尧臣的诗词曲代表作
梅尧臣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卒,年五十九。 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