寄西京通判宋次道学士

朝代:宋朝|作者:梅尧臣|
当时交友都无几,欲问懽娱亦异今。
花接上林新木变,水分清洛旧池深。
嵯峨嵩色云常在,窈窕宫墙草又侵。
修竹千竿白家寺,昔年题处可能寻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往鄜州宋朝·张公药出门旋复入崎岖,行路真将蜀道如。埽冻村童烧积叶,趁春田妇鬻新蔬。雪花被岸中流黑,云气涵山众壑虚。老子频年厌羊酪,故溪新绿正肥鱼。
  • 2.《感寓元朝·叶天趣颜曾志道德,汲汲思竞辰。盗蹠脍人肝,白首丼恶人。是非两忘羊,万古同埃尘。何如尽弃置,宴坐观日轮。风吹紫藤花,蔌蔌沾衣巾。兴发自一杯,陶然泰和春。
  • 3.《题墨画孔雀图元朝·张仲深桄榔树老岭南春,云外归来翠满身。常恐文章婴世网,肯将毛羽涴缁尘。
  • 4.《留别卢一清次陈宪副韵明朝·李之世五月新潮涨,河堤处处通。远烟含岛碧,残照点帆红。把酒同听雨,停桡尚候风。萍踪聊复尔,休叹路西东。
  • 5.《泛舟明朝·邱维贤短棹迎鸥鹭,秋风荻苇高。烟波随去住,天地一渔舠。
梅尧臣的诗词曲代表作
梅尧臣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卒,年五十九。 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