寄隐静山怀贤长老

朝代:宋朝|作者:梅尧臣|
山有枇杷树,树多猕猴群。
高僧心不著,一似五峰云。
随飚来溪口,石上起氤氲。
果熟猕猴去,自向瀑涧分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伦何二君访予于双峰山庄用前韵二首·其二明朝·王渐逵自垦瑶田栽玉芝,采芝犹及丽春时。天围曲水寒相彻,月印澄潭夜并奇。笑我归山还草草,爱君耽独胜迟迟。灵踪恨却江门老,误向衡阳动远思。
  • 2.《桃溪春涨明朝·任正桃源两岸桃花吐,碧水连天春欲暮。不知夜雨多少深,阻却渔郎觅仙路。
  • 3.《闻林兆伦入九鲤诗以怀之明朝·佘翔闻尔寻真去,何山第几重。仙禽翔缥缈,大药采芙蓉。梦醒寒潭水,心清晓月钟。所嗟羁物役,徒想白云踪。
  • 4.《中秋夜半对月明朝·李廷是准拟中秋月,归来拨闷看。星疏悬海峤,风细驻林端。老子兴不浅,清宵眠未安。呼童重漉酒,旧事话团圞。
  • 5.《四边静明朝·邵璨衔恩饮义中肠热。情深怎抛撇。凫雁两分飞。从今死生诀。合:燕歌惨切。故人别。泣把李陵衣。相看泪成血。
梅尧臣的诗词曲代表作
梅尧臣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卒,年五十九。 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