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月三日张十遗牡丹二朵

朝代:宋朝|作者:梅尧臣|
已过谷雨十六日,犹见牡丹开浅红。
曾不争先及春早,能陪芍药到薰风。

相关古诗分类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子夜四时歌·渊冰厚三尺南北朝 渊冰厚三尺,素雪覆千里。我心如松柏,君情复何似?
  • 2.《晞真馆宋朝·翁彦约濯濯清溪九曲流,一天风露万山秋。凄清不似人间世,月槛云窗特地幽。
  • 3.《与俗兄相见宋朝·释怀深兄弟情深夙有由,死生岐路各须修。要知五欲坑中崄,万顷风涛一叶舟。
  • 4.《乙丑元日明朝·李孙宸归来岁籥已重移,林下春光又一时。地暖青阳司候早,天遥綵仗迓春迟。鬓丝不让江梅放,莺韵偏和野笛吹。敢向明时轻小草,祇怜衰病负恩私。
  • 5.《晓渡平羌江步上凌云绝顶清朝·王士祯真作凌云载酒游,汉嘉奇绝冠西州。九峰向日吟江叶,三水通潮抱郡楼。山自涪翁亭畔好,泉从古佛髻中流。东坡老去方思蜀,不愿人间万户侯。
梅尧臣的诗词曲代表作
梅尧臣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卒,年五十九。 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