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至颖上县

朝代:宋朝|作者:梅尧臣|
夜发晓未止,独行淮水西。
明知寒草露,暗湿瘦骢蹄。
半灭竹林火,数闻茅屋鸡。
秋天畏残暑,不为月光迷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自宝峰还过长坑涧谷胜绝处宋朝·李彭㶁㶁水循涧,悠悠山放云。关河元未远,境界有谁分。幽树花无赖,轻鸥声念群。个中须著句,传与世间闻。
  • 2.《挽唐愚士二首·其一明朝·王汝玉久入平津阁,新趋禁掖门。宾筵存旧礼,翰苑荷殊恩。竟抱漳滨疾,俄招楚泽魂。不堪愁绝处,邻笛怨黄昏。
  • 3.《渡江写怀元朝·杨达可手挽天河落九溟,浪声淘尽世间尘。一川光浸梅花月,万顷波涵棣萼春。风雨不忘归海意,乾坤未老济川人。此溪浩荡流千古,回首春山更么青。
  • 4.《挽张之洞联清朝·包延祺蕊榜世交、葭莩末戚,愧当年奖励亲承,镇静清能,后起英才曾勖我;文章报国、经济匡时,痛一旦老成凋谢,忠纯廉正,名臣列传首推公。
  • 5.《十七夜迎灯清朝·廖厚初十七夜火树犹辉,不外元宵光景;二三更银簧迭奏,依然盛世清音。
梅尧臣的诗词曲代表作
梅尧臣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卒,年五十九。 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