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後寄永叔

朝代:宋朝|作者:梅尧臣|
前日辞亲泪,又为别友出。
愁极反无言,欲言词已窒。
荷公知我诗,数数形美述。
兹道日未堙,可与古为匹。
孟卢张贾流,其言不相昵。
或多穷苦语,或特事豪逸。
而於韩公门,取之不一律。
乃欲存此心,欲使名誉溢。
窃比於老郊,深愧言过实。
然於世道中,固且异谤嫉。
交情有若此,始可论胶漆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古陵明朝·王廷相古陵在蒿下,啼乌在蒿上。陵中人不闻,行客自惆怅。
  • 2.《寄子弟宋朝·周谞浪有虚名落世间,自惭无实骨毛寒。未年三十身先倦,才得一官心已阑。卜宅拟寻栽药圃,买田宜近钓鱼滩。他年子弟重相见,藜杖蓑衣笋箨冠。
  • 3.《酬族兄润父韵元朝·张仲深长记西湖日日晴,画船齐载管弦声。青青草色裙腰绿,白白梅花粉额明。舞倦玉纤歌扇重,醉挥银笔帕罗轻。今年海上多岑寂,相对篱根郭索行。
  • 4.《早春次吴希晓韵明朝·佘翔岁事才三日,寒阴日渐消。忽寻芳草去,不待美人招。煮茗初删竹,倾醪更著椒。春风轻拂柳,未许折柔条。
  • 5.《立斋相公斋中蕉花开索赋六绝句·其六清朝·王士祯木绵千树粤江边,不及蕉花分外妍。常记五羊城畔见,一枝红压蜑人船。
梅尧臣的诗词曲代表作
梅尧臣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卒,年五十九。 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