嘲江翁还接篱

朝代:宋朝|作者:梅尧臣|
何言恐偷檥,自是君妇懒。
五日缝一巾,犹道苦未晚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望汉阳柳色寄王宰唐朝·李白汉阳江上柳,望客引东枝。树树花如雪,纷纷乱若丝。春风传我意,草木别前知。寄谢弦歌宰,西来定未迟。
  • 2.《题文苑(常熟钱氏别业也)明朝·王立道家本诗书业,幽居总好儒。天龙座上客,山海壁间图。问字时能说,鸣琴聊自娱。重来解组后,不似北山逋。
  • 3.《岑黄道中明朝·江源走马岑黄路,诗应不费寻。隔溪茅屋水,近郭竹坡深。路曲盘山顶,人劳息木阴。驿楼应咫尺,衙鼓正沉沉。
  • 4.《春草明朝·李云龙蒙茸自满地,敢与花争春。何苦玉阶下,年年傍锦茵。舞蝶常留影,鸣虫不露身。未知南浦上,多少断肠人。
  • 5.《度岭谒张曲江祠明朝·李之世前朝风度一瞻依,立马庾关望翠微。閒剔荒苔看古碣,斜阳山色逗人衣。
梅尧臣的诗词曲代表作
梅尧臣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卒,年五十九。 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