代书寄王道粹学士

朝代:宋朝|作者:梅尧臣|
已具扁舟访使君,忽逢春雨起淮濆。
花寒蛱蝶犹相守,水冷鸳鸯不暂分。
况约他时来寄迹,何须今日去论文。
解装无复山阴兴,且对荆钗与布裙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叹庭前甘菊花唐朝·杜甫庭前甘菊移时晚,青蕊重阳不堪摘。明日萧条醉尽醒,残花烂熳开何益?篱边野外多众芳,采撷细琐升中堂。念兹空长大枝叶,结根失所缠风霜。 
  • 2.《水鼓子宫辞三十九首·其七唐朝·敦煌曲子孔雀知恩无意飞。开笼任性在宫帏。裁人亦见轻罗锦,欲取金毛绣舞衣。
  • 3.《偈二首·其二宋朝·释怀深云自何山起,风从甚涧生。好个入头处,官路少人行。
  • 4.《送表兄从戎元朝·张浚明丈夫结发去从戎,臂健重弯旧角弓。襄汉儿童知勇力,江淮草木识威风。平生未展安边策,一念常怀报国忠。指日紫袍金带贵,老天元不负英雄。
  • 5.《同徐松之登山上人草阁清朝·杜岕雨余山黛豁,携手问郊原。茗色青于树,花光红过村。爱僧能种菜,礼佛恰窥园。默坐忘酬对,都归画旨论。
梅尧臣的诗词曲代表作
梅尧臣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卒,年五十九。 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