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余干李尉书绿示唐人于越亭诗因以寄题

朝代:宋朝|作者:梅尧臣|
余水之于越之鄙,筑基相对琵琶尾。
琵琶日日有秋声,雁过洞庭风入苇。
南斗戛湖波不起,长刀剡锋碧耳耳。
姱娥夜出在寒溪,青铜莹磨光几里。
朝因吴客幅蒲轻,满纸如蚕书可喜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画眉曲七首·其二宋朝·蔡珪小閤新裁寄远书,书成欲遣更踟蹰。黛痕试与双双印,封入云笺认得无。
  • 2.《述感十五首·其十二元朝·吴当福极频移柄,明良久失图。匠材违矩度,博局转枭卢。宝鼎宗周器,玄圭大禹谟。万方俱有间,九贡近来无。
  • 3.《题扇明朝·李杰竹径清阴合,行行路欲迷。仙家何处是,只在石桥西。
  • 4.《雁字明朝·李之标每见秋高著几行,却教点点挟风霜。凌空恍作龙蛇阵,散彩疑同云汉章。可道关传千里信,故应曲写九回肠。楼头少妇清宵立,欲问书来天几方。
  • 5.《初至阿墩子三首·其二清朝·牛焘气阻山河迥不犹,天时人事理难求。冰残四月花初放,霜落两成麦未秋。鼓角声中喧梵呗,貔貅队里踏蛮讴。村南更有雌龙窟,万斛淤泥溉瘠畴。
梅尧臣的诗词曲代表作
梅尧臣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卒,年五十九。 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