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永叔六篇其四禁中鞓红牡丹

朝代:宋朝|作者:梅尧臣|
与公同是洛阳客,今日论年皆作翁。
一见此花知有感,衰颜不似旧时红。

相关古诗分类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和野轩答李著作见寄宋朝·吕陶公居何事葺幽轩,客味萧条称养閒。人笑规模犹物外,我怜风景胜花间。秾林斗影舒帷幕,浅溜馀声杂佩环。欲把郡图传向此,座中常得见岷山。
  • 2.《凫鹥亭宋朝·胡宗愈君为凫鹥亭,更作凫鹥诗。凫鹥为鸟虽甚微,君心仁爱乃在兹。不忍壮者弋其母,儿童捕其儿,凫鹥母子何嬉嬉。城头草静烟云迷,城下水暖菰蒲低。凫鹥朝傍云烟飞,倦来暮入菰蒲...
  • 3.《宋朝·释法秀谁能一日三梳头,撮得根牢髻便休。大抵是他肌骨好,不施红粉也风流。
  • 4.《沙涌题丈人马侍郎故宅元朝·杨仲玉祥兴驻跸旧行宫,献粟军前表素衷。泪洒碙州成往事,歌传信国说流风。一星争瞰少微碧,三月先炎荔火红。西望崖门心渺渺,残篇终古气摩空。
  • 5.《过湘江元朝·谭楚翁烈风动原野,花柳奄离披。天吴增愤怒,荡潏无宁期。匈匈黄帽郎,怦怦心伤悲。轻舟欲宵遁,远此湘之湄。津隘禁令严,去去怀惊疑。饷馈亦良苦,军士惄调饥。于以赋祈父,忧恤...
梅尧臣的诗词曲代表作
梅尧臣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卒,年五十九。 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