寄题杭州广公法喜堂

朝代:宋朝|作者:梅尧臣|
淘青研朱画屋梁,黄漆柏障连曲房。
日晖月色不须照,了了自可窥毫芒。
夕阴花敛似欲病,飞鸟不惊乌帽郎。
深山穷谷谩幽倨,喜得吴侬是药囊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耕霞见和前诗再叠酬之清朝·方仁渊开缄倍觉墨光华,焦尾归来日已斜。茶尚留香霏齿颊,诗如咏雪斗尖叉。蠹残未许消红粉,蚊伏奚烦障碧纱。兴到挥毫聊叠韵,个中真乐更谁加。
  • 2.《天章俞待制挽诗三首·其一宋朝·杨杰材与时相会,声华孰可攀。东堂升秘籍,内阁叙清班。馀庆千年远,浮生一梦还。故乡闻讣日,云黯四明山。
  • 3.《十月十六夜严陵城下玩月(癸丑)明朝·朱同谁送冰盘上九天,清光不减夜来圆。云连远岫横天外,山拥孤城枕水边。重镇已空前日梦,棹歌犹认去年船。半生未了沧洲愿,安得垂纶继昔贤。
  • 4.《贫居自述·其一明朝·李孔修自述贫居百咏诗,衷情端不讳人知。阴阳消长非无日,穷富循环也有时。但把行藏安义命,莫将得失论男儿。挥毫吟咏人休笑,措语何须富丽词。
  • 5.《种竹明朝·邱维贤琅玕看雨翠,移就曲池栽。鹤梦初销夜,秋声逼枕来。
梅尧臣的诗词曲代表作
梅尧臣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卒,年五十九。 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