施判官赴饶州

朝代:宋朝|作者:梅尧臣|
昔日里中旧,今为幙下英。
烟波归楚国,风月满都城。
食有江鱼美,时无羽檄惊。
他年傥行县,肯使折腰迎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句·其八宋朝·洪刍清都琼叶霏霏下,净界空花种种开。
  • 2.《宋朝·家氏客笙歌**圣。
  • 3.《半夜起坐明朝·王渐逵忽然夜半致虚澄,始信吾心即六经。在昔钻研真影响,而今磨洗自光明。莫于赘处还加赘,须到清时更倍清。君看东皋岩下水,渐成溪涧向沧溟。
  • 4.《镜园和邓玄度步韵·其八明朝·李云龙断岸收残雨,清溪染落花。呼童扫芳径,手自掣流霞。报午林中狖,嘶风枥下騧。逍遥因有得,滴露注南华。
  • 5.《赠陆山人时馆临淮侯宅明朝·李良柱底事长安慰索居,莲花池里醉屠苏。龙门此日登元礼,狗监何时荐子虚。江上久知成隐鹄,尊前谁叹食无鱼。五陵结客风流远,应是多回长者车。
梅尧臣的诗词曲代表作
梅尧臣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卒,年五十九。 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