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瑞竹长老归当涂因寄徐著作

朝代:宋朝|作者:梅尧臣|
谢傅青山路,春来蔓草生。
樵苏犹不入,瓶锡莫能行。
朝上野船去,宿逢溪雨鸣。
多应见康乐,曾重远公名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咏洒市歌者宋朝·范成大岂是从容唱《渭城》,个中当有不平鸣。可怜日晏忍饥面,强作春深求友声。
  • 2.《和执中游山四诗·其三·岘山宋朝·彭汝砺甘棠如众木,岘首如众山。燕人爱召公,公去不忍攀。襄阳思叔子,堕泪湿孱颜。至今山外溪,日夜波澜翻。如公章贡祠,亦在山水间。
  • 3.《芜城别唐宗吉明朝·史杰扬子桥头涨渌波,分携无那故人何。明朝相忆重回首,莫厌江云岭树多。
  • 4.《叔父生日·其三宋朝·苏过平生种德在斯民,物理循环付大钧。今日里闾惊万石,异时廊庙活千人。退藏欲遂箕山志,谈笑归来颍水滨。漫效儿童祝难老,楚南灵木不知春。
  • 5.《双调新水令元朝·贾仲名风尘中埋没了二十年。平空的唤县君有何颜面。告辞了春风歌宛转。夜月舞蹁跹。俺如今福禄双全。稳拍拍的绿窗下做针线。
梅尧臣的诗词曲代表作
梅尧臣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卒,年五十九。 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