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僧在己归秀州

朝代:宋朝|作者:梅尧臣|
前岁嘉兴火,僧居化劫灰。
四方持钵去,千里渡江来。
心向王城讲,缘从海客回。
水天闻唳鹤,不复有尘埃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得宝歌唐朝·不详得宝耶,弘农耶。弘农耶,得宝耶。
  • 2.《仙枣亭记元朝·宋民望按郡志:黄鹤楼左旧有石镜、仙枣二亭。今镜虽昏,枣尚存。吕仙亭者,二亭之遗址也。仙亭遗事多在武当宫未立之前,武当立,仙灵益著,近年尤著①。橘斋史右丞夙病眉瘤,初至...
  • 3.《复作过商翁墓·其四宋朝·沈辽苍头已作归来曲,不信全生庾氏碑。疑有史官争立传,终无嗣子与闻诗。后房已闭千金妓,私庙空收五采旗。闻说诏书优赠典,孤魂应结九泉悲。
  • 4.《奉酬杨圣咨宋朝·沈辽霜林不障北山青,淮北江南一画屏。草舍久无年少梦,故人犹记咏归亭。当时皖皖同朝露,不计星星向暮龄。千里相望一驩笑,北风浩浩水泠泠。
  • 5.《题一笑庵·其一宋朝·释怀深旋转茅茨蔽雨风,土床蒲荐自雍容。荣枯过眼人间事,尽付山僧一笑中。
梅尧臣的诗词曲代表作
梅尧臣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卒,年五十九。 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