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孙隐之都官通判秀州

朝代:宋朝|作者:梅尧臣|
柳条枯落尽,不折意徘徊。
泛汴趋残水,到吴看早梅。
无耽听鹤唳,有信寄鸿来。
闻说闾亭改,灵光化劫灰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故武卫将军挽歌三首唐朝·杜甫【其一】严警当寒夜,前军落大星。壮夫思感决,哀诏惜精灵。王者今无战,书生已勒铭。封侯意疏阔,编简为谁青。【其二】舞剑过人绝,鸣弓射兽能。铦锋行惬顺,猛噬失蹻腾。...
  • 2.《淮阴侯庙宋朝·沈遘淮阴本自市人子,始定三齐便请王。明哲保身非所责,如何终欲比张良。
  • 3.《思贤书院假山明朝·王良佐何来搬取昆崙峰,屹然映照池波中。波中潋滟石玲珑,石面洗出梨花风。一壶中藏小天地,三十六洞桃花雨。千年髯松锁不住,只愁化作茅龙去。
  • 4.《和答诸兄弟四首·其三宋朝·张守门对芙渠碧沼清,萧萧五柳似渊明。远听林壑风鸣籁,戏看儿童草鼓筝傅》注。)。
  • 5.《次韵通明叟晚春二十七首·其二十一宋朝·释德洪从游法侣意何长,况更深云僻处藏。共喜春山有新事,小窗晴试露芽尝。
梅尧臣的诗词曲代表作
梅尧臣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卒,年五十九。 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