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吴正仲婺倅归梅溪待阙

朝代:宋朝|作者:梅尧臣|
山水东阳去未去,朋亲苕霅朝复朝。
更无越相逃名舸,犹看吴王送女潮。
海燕归齐声满屋,溪梅开过子生条。
明年十月吏迎处,七里滩前棹奏箫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送萧三十一之鲁中兼问稚子伯禽唐朝·李白六月南风吹白沙,吴牛喘月气成霞。水国郁蒸不可处,时炎道远无行车。夫子如何涉江路,云帆袅袅金陵去。高堂倚门望伯鱼,鲁中正是趋庭处。我家寄在沙丘傍,三年不归空断肠。...
  • 2.《踏莎行·小径红稀宋朝·晏殊小径红稀,芳郊绿遍。高台树色阴阴见。春风不解禁杨花,蒙蒙乱扑行人面。(蒙 通:濛)翠叶藏莺,朱帘隔燕。炉香静逐游丝转。一场愁梦酒醒时,斜阳却照深深院。
  • 3.《华山畿·啼着曙南北朝 啼着曙,泪落枕将浮,身沉被流去。
  • 4.《挽鲁奉议·其二宋朝·李正民盛大身攸致,勤劳力克堪。仁心兼五福,庆泽在诸男。经罢翻灵运,人知吊老聃。百年嗟已矣,终始自无惭。
  • 5.《画竹元朝·钱仲益湘波迢递陆云凝,欲写幽怀寄剡藤。忆在玉堂同夜直,滞帘霜影对秋灯。
梅尧臣的诗词曲代表作
梅尧臣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卒,年五十九。 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