朝代:宋朝|作者:梅尧臣|
自生江海涯,小大形拳曲。
宫帘织以须,水母凭为目。
贵将蔽其私,贱用资不足。
於物岂无助,况能参鼎肉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百岁篇·其七·丈夫十首唐朝·敦煌曲子七十三更眼不交。只忧闲事未能抛。无端老去令人笑,衰病相牵似拔茅。
  • 2.《次韵题南仲诗卷兼柬廷珍(乙未)宋朝·周孚新诗可但老夫降,窥杜真能见牖窗。静夜飞泉鸣远壑,莫秋孤月印晴江。弦从渠去虽难续,鼎自君来信可扛。银烛高张那得尔,且揩眵眼伴残缸。
  • 3.《同谢芗泉饮铁门酒楼醉后赋赠清朝·尤维雄嫉恶心犹在,休官道乃光。举朝怜汲黯,当路避张纲。乞食游吴市,行吟类楚狂。酒酣歌一曲,音节恐悲凉。
  • 4.《和茶陵梦觉索烛见怀宋朝·释德洪闻弦能赏音,公独知雅曲。易亲复难忘,终期老林麓。公如追风骥,未见所归宿。嗟余老摧颓,翩如啄苔鹄。遥知双泉上,颇亦莳松菊。何时闻夜舂,并斋著茅屋。慧观友李源,高风...
  • 5.《太平令元朝·郑廷玉我见他扭身子十分希诧。须是我赏发与一夜欢洽。咱欲要两家都罢。赤紧的我领得二朝严假。若事发。教咱。救拔。你稳情取功名科甲。
梅尧臣的诗词曲代表作
梅尧臣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卒,年五十九。 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