悲书

朝代:宋朝|作者:梅尧臣|
悲愁快於刀,内割肝肠痛。
有在皆旧物,唯尔与此共。
衣裳昔所制,箧笥忍更弄。
朝夕拜空位,绘写恨少动。
虽死情难迁,合姓义已重。
吾身行将衰,同穴诗可诵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和正仲提举·其二宋朝·彭汝砺一丝急急一丝迟,触物苍茫若有思。流水高山新作操,十年留待伯牙知。
  • 2.《遣使诣李中麓太常求录诸经图解获之喜而赋谢明朝·朱灌甫好古君侯最,遗编赖不亡。远从济上授,曾向壁中藏。负马图才识,伤麟义未荒。简将青竹剖,函以碧芸香。存乐元闻鲁,传经幸在梁。因观科斗字,白日到羲皇。
  • 3.《题画其四明朝·朱同老松屈盘倚亭树,灵物那无鬼神护。只愁一夜风雨来,化作神龙擘崖去。
  • 4.《秋日集高氏园亭明朝·何巩道偏从斋日避林僧,寻得红栏此地凭。郊外园亭閒便到,诗中情性暗相增。穿篱鸟踏风边叶,照水花缠井上藤。聚散无常君莫叹,乱离曾见谷为陵。
  • 5.《独酌明朝·岑徵愁来独酌易成酡,耳热逢人发浩歌。百草不芳吾老矣,半生如梦奈春何。长天杳杳看西日,远水悠悠叹逝波。留滞无成空自笑,十年生计付渔蓑。
梅尧臣的诗词曲代表作
梅尧臣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卒,年五十九。 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