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见淮山

朝代:宋朝|作者:梅尧臣|
游宦久去国,扁舟今始还。
朝来汴口望,喜见淮上山。
断岭碧峰出,平沙白鸟闲。
南归不厌远,况在水云间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踏莎行·春暮宋朝·寇准春色将阑,莺声渐老,红英落尽青梅小。画堂人静雨蒙蒙,屏山半掩余香袅。密约沉沉,离情杳杳,菱花尘满慵将照。倚楼无语欲销魂,长空黯淡连芳草。
  • 2.《元侍者求赞宋朝·释清远道虽光明,形则山野。提折脚铛,住深兰若。拙韵无取,陋容谁写。常在左右,觉元侍者。
  • 3.《送相德谦之越元朝·虞堪世路一何艰,风尘战血殷。送君阖庐浦,投客会稽山。恋阙头添白,寻亲泪复潸。台中论前绩,刀马岂容闲。
  • 4.《忒忒令明朝·沈鲸这宫娥愁容可怜。平白地泪抛如霰。又看贴介:细觑他行藏举止如曾见。莫不是梦中相善。枉教我详顾盼。费踌蹰。想不起是何年外。
  • 5.《鄚州道中明朝·沈珣鄚州城北水连空,蘋叶荷花处处风。无数沙鸥飞上下,马头仿佛见江东。
梅尧臣的诗词曲代表作
梅尧臣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卒,年五十九。 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