翠竹亭

朝代:宋朝|作者:梅尧臣|
种竹几千个,结亭三四椽。
游人多寂静,啼鸟亦留连。
酒有陶公爱,林希阮氏贤。
我来归路远,跃马古城边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金字经·樵隐元朝·马致远担挑山头月,斧磨石上苔。且做樵夫隐去来。柴,买臣安在哉?空岩外,老了栋梁材。
  • 2.《求因果·其四·孝义十首唐朝·敦煌曲子斗打两家因此起,各说强词理。忽然村戆不平安。便被两般看。既有闲功学好事,日夜看文字。读取先贤内教书。无价碎真珠。
  • 3.《宿州灵璧张氏园亭舟过始知之宋朝·刘挚去国身随浊汴倾,瞥然双桨若孤鹰。不知堤木藏金谷,但见渔人说武陵。已许生平倠水石,坐看名利仅蚊蝇。从今所至停舟问,诗酒虽衰亦强能。
  • 4.《归故宅明朝·朱同曲曲清溪来往频,故园又得见先春。笋穿舍北竹绕屋,梅倚墙头花笑人。泉石几家供客眼,江山万里暗兵尘。由来轩冕多翻覆,涧水松风未是贫。
  • 5.《十八滩明朝·李之世奇情因险见,山水亦人然。山水适相遇,此地得其偏。水性柔而滑,山亦静而专。相触为波涛,终古此熬煎。怒气横中流,贲育不敢前。造物多不平,险乃归山川。轴翻江倒流,一鏬...
梅尧臣的诗词曲代表作
梅尧臣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卒,年五十九。 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