缑山子晋祠以下陪太尉钱相公游嵩山七章其六

朝代:宋朝|作者:梅尧臣|
旷哉嵩室阳,神怪所栖宅。
苍石不知年,灵熊去无迹。
烟岩想桂宫,苔壁疑椒掖。
不学舜娥悲,潇湘竹枝碧。

赏析/鉴赏

【原题】:
子晋祠以下陪太尉钱相公游嵩山七章其六启母石

相关古诗分类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野望明朝·王立道水漫孤村白,花依别屿红。阴阴沙际日,细细午前风。贳酒从邻媪,呼舟学钓翁。一春唯寄兴,山色鸟声中。
  • 2.《题驿壁宋朝·黄烨帝驾陷尘沙,孤臣誓靡他。丹心期报主,白发不知家。
  • 3.《偈十九首·其二宋朝·释守卓四维风景寥寥,极目晴空廓落。孰为好丑是非,何用识情卜度。石火迸光,清秋一鹗。言前得旨已周遮,句后无踪徒摸索。劄著不行,秦时
  • 4.《李端叔自金陵如姑溪寄之五首·其一宋朝·释德洪东坡坐中醉客,让君翰墨风流。为作羊昙折意,莫年泪眼山丘。
  • 5.《晚晴明朝·李云龙宿雨尚含滋,松梢月上时。寒泉过石急,清磬出花迟。野竹抽新笋,归禽觅故枝。明朝采兰杜,忆与美人期。
梅尧臣的诗词曲代表作
梅尧臣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卒,年五十九。 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山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