晚坐北轩望昭亭山

朝代:宋朝|作者:梅尧臣|
少客两京间,熟游嵩与华。
归来宛溪上,厌往昭亭下。
何以厌昭亭,衰迟倦驱驾。
况复惭咏歌,嘉辞前有谢。
咀嚼在人口,甘美如食蔗。
方向陶渊明,苦语近田舍。
节行固不变,出处亦多怕。
常防恶少年,豪横使出胯。
譬如故将军,尚被亭长骂。
不若守弊庐,读书至中夜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乱后谒母墓元朝·郭道卿欲从泉下拜遗音,乱草及春零露侵。一抔荒山终岁土,百年贫子此生心。悲风动树嗟无死,高屺望云冻不沈。自是儒生多积戾,墓前带甲未全禁。
  • 2.《晨起·其二宋朝·李彭澹澹故园月,晖晖垂屋星。阑夕伴客语,已复过我庭。谁为旋其枢,未觉顾兔灵。要知本不动,莫作流转惊。
  • 3.《试院夜雨思秦叔仲至呈信道宋朝·陆佃秋声秋色总无聊,千里相思鬓欲凋。独绕曲廊花院闭,夜深灯火雨萧萧。
  • 4.《次韵见赠宋朝·释德洪楼钟尚殷床,密室僧定后。窗风鸣摵摵,黄落知榆柳。蜘蛛忽胎丝,灯花亦骈秀。人从城郭归,村落闻夜嗾。读诗映檐月,两清俱顿有。斯人太白豪,醉里诗千首。要宜万丁带,肘合...
  • 5.《夜度清远峡明朝·邵德生枕上不见山,但闻水声驶。自非山百寻,水急那如此。
梅尧臣的诗词曲代表作
梅尧臣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卒,年五十九。 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