依韵和胡舍人见唁

朝代:宋朝|作者:梅尧臣|
西垣阁老号文雄,辞体能兼两汉风。
绛帐旧生虽授学,灞陵归将已无功。
校文岂论居三上,赋分由来本下中。
不恨早朝秋雨急,犹陪鸳鹭大明宫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墨池记宋朝·曾巩临川之城东,有地隐然而高,以临于溪,曰新城。 新城之上,有池洼然而方以长,曰王羲之之墨池者。荀伯子《临川记》云也。羲之尝慕张芝,临池学书,池水尽黑,此为其...
  • 2.《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唐朝·柳宗元十年憔悴到秦京,谁料翻为岭外行。伏波故道风烟在,翁仲遗墟草树平。直以慵疏招物议,休将文字占时名。今朝不用临河别,垂泪千行便濯缨。
  • 3.《刘咸临秀才挽词(道源学士之子)·其三宋朝·释道潜平生本家学,耻作干时语。著书以愚名,绰欲慕前古。纷纷诋迂阔,默默君自许。弱龄咏风骚,其词哀以苦。先生叹奇作,寿达终难与。果为冥冥游,一往不可睹。
  • 4.《次韵通明叟晚春二十七首·其十七宋朝·释德洪压枝万朵浓如绣,初歇连绵十日霖。穿蕊蝶须轻似线,刺香蜂尾快于针。
  • 5.《阿育王寺次高瓦屋使君作明朝·李循义逍遥幸得及秋晴,霭霭遥瞻五舍精。云卧涧声萧阁冷,月明山影客衣清。佛珠炯炯诸天集,梵鼓殷殷下界迎。我复来朝尘市去,谁能此地不忘情。
梅尧臣的诗词曲代表作
梅尧臣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卒,年五十九。 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