赠裴直讲水梨二颗言太戡答吴柑三颗以为多走

朝代:宋朝|作者:梅尧臣|
绿橘似甘来太学,大梨如水出咸阳。
莫将多少为轻重,试擘霜包几瓣香。

赏析/鉴赏

【原题】:
赠裴直讲水梨二颗言太戡答吴柑三颗以为多走笔呈之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姑孰十咏·牛渚矶唐朝·李白绝壁临巨川,连峰势相向。乱石流洑间,回波自成浪。但惊群木秀,莫测精灵状。更听猿夜啼,忧心醉江上。
  • 2.《张姓用清朝·廖厚初处在溪前,观源远流长,恍悟清河一沛;居移松下,看根深蒂固,窃期枝叶皆荣。
  • 3.《园居吟十二首·其十明朝·何吾驺柴门一入白云深,古树交加绿结阴。人语隔江听转远,岭头谁下凤鸾音。
  • 4.《东王公哀十首·其七明朝·李江太乙空空寂寂时,倚门何望转来期。家贫款客宜炊黍,月落馀灯尚抽丝。谁料南山犹有尽,那知东海亦将移。几回问天天无对,太乙空空寂寂时。
  • 5.《二鹦鹉清朝·毛师柱绿襟缃翼赤栏东,双立双栖入画中。纵炫羽毛休见妒,为能言语却争工。堂前报客声相应,陇首思乡梦不同。枉自含愁频对舞,何须玉粒恋雕笼。
梅尧臣的诗词曲代表作
梅尧臣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卒,年五十九。 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