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秘校见访

朝代:宋朝|作者:梅尧臣|
文学儒家子,儒本通天人。
蠨蛸尚先喜,吾党何迷津。
津亭一相过,不笑复不嚬。
应此识恬泊,曾匪慢尔宾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奉次镏廷翰太守灯夕韵元朝·叶兰溶溶月色下楼台,小玉蹁跹逐队来。灯影高烧珠树合,歌声轻遏彩云回。朱门列第从人玩,金钥重关是处开。太守行欢情烂漫,麾幢夜拥宴蓬莱。
  • 2.《和孟郊韵宋朝·蒋瑎依崖架僧坊,微云冒经床。阔睨沧海潮,幽聆诸天香。远水泻空碧,层轩逗寒光。愿言寄暮齿,永诀声利场。
  • 3.《白日有閒吏青原无惰民为韵奉寄李成德十首·其二宋朝·释德洪举笔濡大千,挥斤隘八极。置之卧病轩,翻身触破壁。起来一调笑,庭树挂斜日。
  • 4.《游天峰寺宋朝·龚况杖藜高踏半山云,不见此岗知几春。异时人物凋零尽,只有青山似故人。
  • 5.《闲居明朝·邵潜城市亦堪隐,春风独掩扉。狂怜生计拙,贫使故交稀。日月摧蓬鬓,烟霞老薜衣。不须论塞马,得失总忘机。
梅尧臣的诗词曲代表作
梅尧臣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卒,年五十九。 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