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永叔琅琊山六咏其五石屏路

朝代:宋朝|作者:梅尧臣|
寻常画屏多画山,何意此山还作屏。
峭排直上几千尺,下有石路莓苔青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闾门即事唐朝·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,春草青青万项田;试上吴门窥郡郭,清明几处有新烟。
  • 2.《杂诗十首·其三明朝·王汝玉青阳降丰泽,万物竞欣荣。秋霜被原野,从此悲凋零。贤人抱识鉴,时运有衰兴。四皓隐商山,二八登虞廷。卷舒贵适道,奚必局常经。
  • 3.《蒙轩元朝·张师曾流水度竹间,未知何所适。此时当自谋,会见通潮汐。
  • 4.《柬马师山·其二明朝·朱浙自斸云根结草庐,潇然便号白云居。翠峰亭子花光合,闹市风尘定有无。
  • 5.《题兰亭明朝·佘翔永和遗迹岂销沉,载酒兰亭恰赏心。岩壑一时劳应接,壶觞异代感登临。笼鹅池在迷春草,巢燕堂空见竹林。若集群贤修禊事,还凭彩笔勒山阴。
梅尧臣的诗词曲代表作
梅尧臣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卒,年五十九。 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