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山堂留题

朝代:宋朝|作者:梅尧臣|
蜀冈莽苍临大邦,雄雄太守驻旌幢。
相基树楹气势厖,千山飞影横过江。
峰峤俯仰如奔降,雷塘坡小鸂鶒双。
陆羽井苔黏瓦缸,煎铛泻鼎声淙淙。
雨牙鸟爪不易得,碾雪恨无居士庞。
已见宣城谢公陋,吟看远岫通高窗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金陵怀古唐朝·刘禹锡 潮满冶城渚,日斜征虏亭。蔡洲新草绿,幕府旧烟青。兴废由人事,山川空地形。后庭花一曲,幽怨不堪听。
  • 2.《次韵邵公济六言三首赠史千史自云尝从邵学·其一宋朝·周孚阅子西山遗墨,爱渠东周故家。欲与俱鸣此日,只今老眼昏花。
  • 3.《醉中天元朝·张观光叔叔你鞍马上多劳困。婶子你程途上受艰辛。一自别来五六春。数载家无音信。则这个山寿马别无甚痛亲。我一言难尽。来探你这歹孩儿索是远路风尘。
  • 4.《张廉州奏院宋朝·释元肇合浦归来久,迟敲月下门。今朝隔生死,无处问乾坤。斜日寒天短,愁云远水吞。湖趺溪畔石,空忆系舟痕。
  • 5.《寄吴南溪明朝·江琦(公良)谈经昔日坐春风,廿载追随片席同。岂谓丁年成老大,空教辛苦忆儿童。掌中酒映溪流碧,林上秋添木叶红。三径若知黄菊意,草堂今在峡山东。
梅尧臣的诗词曲代表作
梅尧臣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卒,年五十九。 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