依韵和诚之淮上相遇

朝代:宋朝|作者:梅尧臣|
一别逋翁久不逢,亦知诸葛卧龙中。
几年三致千金富,今日重追二谢风。
形槁已能同散木,鬓霜从听著寒蓬。
飞光入酒旧时月,来炤狂歌犹未穷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石上偈清朝·曹雪芹无才可去补苍天,枉入红尘若许年。此系身前身后事,倩谁记去作奇传?
  • 2.《临江仙·一番荷芰生池沼唐朝·尹鹗一番荷芰生池沼,槛前风送馨香。昔年于此伴萧娘。相偎伫立,牵惹叙衷肠。时逞笑容无限态,还如菡萏争芳。别来虚遣思悠飏。慵窥往事,金锁小兰房。深秋寒夜银河静,月明深院...
  • 3.《初至建邺宋朝·释元肇六朝陈迹认应难,只有春风燕子还。陌上花开又花落,看人来往是钟山。
  • 4.《游山明朝·朱浙开年初二日,亭午不云时。拉伴无前约,探春恐后期。松寒闻子落,野迥见人稀。风物供登眺,莫嫌归去迟。
  • 5.《高唐城外明朝·沈一中径小添沙面,渠奔踞石梁。好山青不尽,疏柳绿无行。鸟过春声换,村留雨气凉。儿童炊旅饭,城郭认高堂。
梅尧臣的诗词曲代表作
梅尧臣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卒,年五十九。 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