寓意诗五首

朝代:唐朝|作者:白居易|
豫樟生深山,七年而后知。挺高二百尺,本末皆十围。
天子建明堂,此材独中规。匠人执斤墨,采度将有期。
孟冬草木枯,烈火燎山陂。疾风吹猛焰,从根烧到枝。
养材三十年,方成栋梁姿。一朝为灰烬,柯叶无孑遗。
地虽生尔材,天不与尔时。不如粪土英,犹有人掇之。
已矣勿重陈,重陈令人悲。不悲焚烧苦,但悲采用迟。
赫赫京内史,炎炎中书郎。昨传征拜日,恩赐颇殊常。
貂冠水苍玉,紫绶黄金章。佩服身未暖,已闻窜遐荒。
亲戚不得别,吞声泣路旁。宾客亦已散,门前雀罗张。
富贵来不久,倏如瓦沟霜。权势去尤速,瞥若石火光。
不如守贫贱,贫贱可久长。传语宦游子,且来归故乡。
促织不成章,提壶但闻声。嗟哉虫与鸟,无实有虚名。
与君定交日,久要如弟兄。何以示诚信,白水指为盟。
云雨一为别,飞沉两难并。君为得风鹏,我为失水鲸。
音信日已疏,恩分日已轻。穷通尚如此,何况死与生。
乃知择交难,须有知人明。莫将山上松,结托水上萍。
翩翩两玄鸟,本是同巢燕。分飞来几时,秋夏炎凉变。
一宿蓬荜庐,一栖明光殿。偶因衔泥处,复得重相见。
彼矜杏梁贵,此嗟茅栋贱。眼看秋社至,两处俱难恋。
所托各暂时,胡为相叹羡。
婆娑园中树,根株大合围。蠢尔树间虫,形质一何微。
孰谓虫之微,虫蠹已无期。孰谓树之大,花叶有衰时。
花衰夏未实,叶病秋先萎。树心半为土,观者安得知。
借问虫何在,在身不在枝。借问虫何食,食心不食皮。
岂无啄木鸟,觜长将何为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寿李少卿宋朝·毕仲游佳辰溯中元,大第罗燕席。今岁共兹日,冠盖合佳客。中堂上寿迟,喜气生四壁。男女燕雁行,樽俎皆润泽。惟公台省旧,况是文章伯。明星在中天,五福阴有力。惟兹基本厚,未止...
  • 2.《次韵法林禅寺宋朝·释德洪闻道高人愿力深,幽居端与法为林。风泉松雨随宜说,密室晴轩共一音。意妙故应人不荐,地偏还喜我相寻。夜阑更入诗三昧,消尽平生未死心。
  • 3.《悼山谷五首·其五宋朝·释德洪平昔驭风骑气,如今夜雨荒丘。欲动西州华屋,空馀南浦渔舟。
  • 4.《白门柳词明朝·朱茂晭上马与君别,下马与君酒。欲知春浅深,请看白门柳。
  • 5.《诉衷情·次魏承班韵清朝·王士禄蹙惯双蛾翠损长。犀帘静暮堂。新梦断,乱蝉凉。慵续午馀香。宛转簟纹光。似回肠。清宵好更梦横塘。学鸳鸯。
白居易的诗词曲代表作

白居易(772年—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西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
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《卖炭翁》《琵琶行》等。公元846年白居易去世于洛阳,葬于香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