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都僧法舟为其祖师宝月求塔铭於惠州还过高

朝代:宋朝|作者:苏辙|
少年能讲大乘经,法施堂中不出扃。
为许先师传後世,径从西海集南溟。
忘身直犯黄茅瘴,满意初成白塔铭。
寄我泪痕归万里,遥知露滴涧松青。

赏析/鉴赏

【原题】:
成都僧法舟为其祖师宝求塔铭於惠州还过高安送归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减字浣溪沙·秋水斜阳演漾金宋朝·贺铸秋水斜阳演漾金。远山隐隐隔平林。几家村落几声砧。记得西楼凝醉眼,昔年风物似如今。只无人与共登临。
  • 2.《楚聘歌春秋战国·先秦无名氏大道隐兮礼为基。贤人窜兮将待时。天下如一兮欲何之。
  • 3.《闲咏宋朝·查深门外声声叫卖鱼,囊空不问价何如。磁盆昨夜黄齑熟,淡饭时光乐有馀。
  • 4.《端午宋朝·许景衡节序重重过,京华物物新。安排黍生角,妆点艾为神。穷巷无来客,他乡有故人。挥毫非楚些,谁与吊灵均。
  • 5.《夜迎灯清朝·廖厚初春兴何多?嘱咐金吾重放夜;轻观不少,描摹灯市赛元宵。
苏辙的诗词曲代表作
苏辙(1039—1112年),字子由,北宋散文家,自号颍滨遗老。卒,谥文定。汉族,眉州眉(今属四川)人。嘉祐二年(1057)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。神宗朝,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。因反对王安石变法,出为河南推官。哲宗时,召为秘书省校书郎。元祐元年为右司谏,历官御史中丞、尚书右丞、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,出知汝州,贬筠州、再谪州安置,移循州。徽宗立,徙永州、岳州复太中大夫,又降居许州,致仕。唐宋八大家之一,与父洵、兄轼齐名,合称三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