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笳十八拍十八首·自断此生休问天

朝代:宋朝|作者:王安石|
自断此生休问天,生得胡儿拟弃捐。
一始扶床一初坐,抱携抚视皆可怜。
宁知远使问名姓,引袖拭泪悲且庆。
悲莫悲于生别离,悲在君家留二儿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失调名·其一·恩赐西庭三首唐朝·敦煌曲子十道销戈铸戟。三边罢战休征。銮驾早移东阙。圣人再坐西京。南蛮垂衣顺化。北军伏款钦明。优诏宣流紫塞。兼加恩赐西庭。
  • 2.《江城杂咏七首·其七元朝·张仲深霜露下林薄,江干岁事阑。起来风力恶,不放酒杯乾。南土旌旗满,孤城鼓角寒。百年如梦寐,头黑好相看。
  • 3.《题日观画葡萄元朝·大圭短衣狂走至元僧,醉唾骊珠十斛冰。定起山楼寒月上,一窗风影写秋藤。
  • 4.《赠王四槐宪长·其一明朝·余继登北风烈烈声怒号,寒天满目飞蓬蒿,健儿皲瘃马猬毛。书生那有封侯骨,都护休言出塞劳。
  • 5.《汪宪副别号诚斋明朝·吴琏四方云拥鲁衣冠,几见訚訚露肺肝。飞岭白云双眼碧,向阳朱藿一心丹。子求民欲常多中,铁作肝肠百莫干。动物格天谁可共,开云驯鳄古唐韩。
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

王安石(1021年1218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号半,汉族,临川(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)人,北宋著名的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。 庆历二年(1042年),王安石进士及第,历任扬州签判、鄞县知县、舒州通判等职,政绩显著。熙宁二年(1069年),任参知政事,次年拜相,主持变法。因守旧派反对,熙宁七年(1074年)罢相。一年后,宋神宗再次起用,旋又罢相,退居江宁。元祐元年(1086年),保守派得势,新法皆废,郁然病逝于钟山(今江苏南京),谥号“文”,故世称王文公。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,著书立说,被誉为“通儒”,创“荆公新学”,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。哲学上,用“五行说”阐述宇宙生成,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;其哲学命题“新故相除”,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。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。其散文论点鲜明、逻辑严密,有很强的说服力,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;短文简洁峻切、短小精悍,名列“唐宋八大家”。其“学杜得其瘦硬”,擅长于说理与修辞,晚年诗含蓄深沉、深婉不迫,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,世称“王荆公体”。有《王临川集》、《临川集拾遗》等存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