拟寒山拾得二十首·我读万卷书

朝代:宋朝|作者:王安石|
我读万卷书,识尽天下理。
智者渠自知,愚者谁信尔。
奇哉闲道人,跳出三句里。
独悟自根本,不从他处起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子固挽词·其一宋朝·沈辽江左老儒宗,鸿名五纪中。晚方参法从,久已冠群公。纕服始去位,仙丹浩无功。古人称不朽,终不愧轲雄。
  • 2.《舟中明朝·王润旅宿孤舟里,寒灯对客愁。江山今夜月,风露一天秋。水白蒹葭渚,霜清杜若洲。明朝寻旧约,来此狎盟鸥。
  • 3.《山门六题寄圣俞·其一·紫云岩宋朝·张献民朝见紫云生霏霏,暮见紫云归戢戢。有时飞鸾舞上下,料是仙人潜出入。
  • 4.《毛季子赞宋朝·释德洪季子逸群,矫难控御。迹寄黄尘,名在紫府。观此风鉴,无以为喻。但见其清却梅林之风,秀等兰丛之露。妙文章之吐凤,视功名其破釜。我欲醉袖之旁,更画凌波之女。使其他日归...
  • 5.《鸳鸯煞元朝·贾仲名从来个天堂本与尘寰隔。谁承望凡人重把神仙拜。感谢得金母提携。识认了群真风彩。唱道汉钟离绿蚁醺酣。唐吕公红颜不改。韩湘子顷刻花开。张果老倒骑的驴儿快。蓝采和达道诙...
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

王安石(1021年1218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号半,汉族,临川(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)人,北宋著名的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。 庆历二年(1042年),王安石进士及第,历任扬州签判、鄞县知县、舒州通判等职,政绩显著。熙宁二年(1069年),任参知政事,次年拜相,主持变法。因守旧派反对,熙宁七年(1074年)罢相。一年后,宋神宗再次起用,旋又罢相,退居江宁。元祐元年(1086年),保守派得势,新法皆废,郁然病逝于钟山(今江苏南京),谥号“文”,故世称王文公。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,著书立说,被誉为“通儒”,创“荆公新学”,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。哲学上,用“五行说”阐述宇宙生成,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;其哲学命题“新故相除”,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。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。其散文论点鲜明、逻辑严密,有很强的说服力,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;短文简洁峻切、短小精悍,名列“唐宋八大家”。其“学杜得其瘦硬”,擅长于说理与修辞,晚年诗含蓄深沉、深婉不迫,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,世称“王荆公体”。有《王临川集》、《临川集拾遗》等存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