暮春·春期行晼晚

朝代:宋朝|作者:王安石|
春期行晼晚,春意剩芳菲。
曲水应修禊,披香未试衣。
雨花红半堕,烟树碧相依。
怅望梦中地,王孙底不归。

相关古诗分类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菩萨蛮·山城夜半催金柝清朝·纳兰容若山城夜半催金柝,酒醒孤馆灯花落。窗白一声鸡,枕函闻马嘶。门前乌桕树,霜月迷行处。遥忆独眠人,早寒惊梦频。
  • 2.《方山子传宋朝·苏轼   方山子,光、黄间隐人也。少时慕朱家、郭解为人,闾里之侠皆宗之。稍壮,折节读书,欲以此驰骋当世,然终不遇。晚乃遁于光、黄间,曰岐亭。庵居蔬食,不与世相闻。弃...
  • 3.《立春日和右溪韵明朝·王渐逵东风处处报蜂衙,迟日晴烟燕子家。岩穴图中谁入梦,竹林亭畔自开花。杜陵诗思多巫峡,灵运才名重永嘉。缩地与君元有会,年年春酒不须赊。
  • 4.《经远楼(下六篇皆秦州公署共一楼耳)宋朝·张方平中夏圣人调律吕,八荒异国入图书。从容德让唐虞远,驰骋战争秦汉馀。不道鼓旗无勇将,须知俎豆有真儒。功臣骑虎凶而国,常向冰渊审庙谟。
  • 5.《重到地藏院宋朝·严粲泥泞行良苦,青山且眼前。题诗如昨日,倒指已三年。僧榻寒宵雨,渔村落照烟。薄游聊复尔,终拟老林泉。
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

王安石(1021年1218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号半,汉族,临川(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)人,北宋著名的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。 庆历二年(1042年),王安石进士及第,历任扬州签判、鄞县知县、舒州通判等职,政绩显著。熙宁二年(1069年),任参知政事,次年拜相,主持变法。因守旧派反对,熙宁七年(1074年)罢相。一年后,宋神宗再次起用,旋又罢相,退居江宁。元祐元年(1086年),保守派得势,新法皆废,郁然病逝于钟山(今江苏南京),谥号“文”,故世称王文公。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,著书立说,被誉为“通儒”,创“荆公新学”,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。哲学上,用“五行说”阐述宇宙生成,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;其哲学命题“新故相除”,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。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。其散文论点鲜明、逻辑严密,有很强的说服力,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;短文简洁峻切、短小精悍,名列“唐宋八大家”。其“学杜得其瘦硬”,擅长于说理与修辞,晚年诗含蓄深沉、深婉不迫,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,世称“王荆公体”。有《王临川集》、《临川集拾遗》等存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