仁宗皇帝挽辞四首·同执群方至

朝代:宋朝|作者:王安石|
同执群方至,因山十月催。
永违天日表,空有肺肝摧。
帐殿流苏卷,铃歌薤露哀。
宫中垂晓轫,西去不更回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宫中行乐词八首唐朝·李白小小生金屋,盈盈在紫微。山花插宝髻,石竹绣罗衣。每出深宫里,常随步辇归。只愁歌舞散,化作彩云飞。柳色黄金嫩,梨花白雪香。玉楼巢翡翠,金殿锁鸳鸯。选妓随雕辇,征歌...
  • 2.《登镜光阁明朝·王立道梵居依凤阙,虚阁瞰龙宫。车马三春赏,山河四望通。林鲜迎佛日,磬远引皇风。鸟似随缘下,僧因出定逢。烟花迷色相,水树悟真空。
  • 3.《钱生坟前八景(今录七首)·其四·双溪环带明朝·何瑭溪水如环带,分明束墓腰。追思游衍日,曳履过危桥。
  • 4.《仿义山体·其二明朝·吴骐绮阁微吹淡淡风,海棠犹在锦帐中。枕前文蛤千年影,阶下珊瑚八尺红。小袖李文春思薄,息肌沈水夜香通。六更更报莲花漏,莫道朱栏日色融。
  • 5.《织锦曲明朝·沈凤超淡荡春风夕照凉,镜前月色妒残妆。美人机上织流黄,金梭一掷悬明光。千丝万绪牵人肠,愁心不尽双鸳鸯。彩云欲断俄沾裳,烛花渐短玉漏长。欲睡未睡羞空床,谁携锦字遥相将,...
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

王安石(1021年1218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号半,汉族,临川(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)人,北宋著名的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。 庆历二年(1042年),王安石进士及第,历任扬州签判、鄞县知县、舒州通判等职,政绩显著。熙宁二年(1069年),任参知政事,次年拜相,主持变法。因守旧派反对,熙宁七年(1074年)罢相。一年后,宋神宗再次起用,旋又罢相,退居江宁。元祐元年(1086年),保守派得势,新法皆废,郁然病逝于钟山(今江苏南京),谥号“文”,故世称王文公。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,著书立说,被誉为“通儒”,创“荆公新学”,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。哲学上,用“五行说”阐述宇宙生成,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;其哲学命题“新故相除”,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。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。其散文论点鲜明、逻辑严密,有很强的说服力,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;短文简洁峻切、短小精悍,名列“唐宋八大家”。其“学杜得其瘦硬”,擅长于说理与修辞,晚年诗含蓄深沉、深婉不迫,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,世称“王荆公体”。有《王临川集》、《临川集拾遗》等存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