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遣

朝代:宋朝|作者:王安石|
闭户欲推愁,愁终不肯去。
底事春风来,留愁愁不住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太湖秋夕唐朝·王昌龄 水宿烟雨寒,洞庭霜落微。月明移舟去,夜静魂梦归。暗觉海风度,萧萧闻雁飞。
  • 2.《赠从弟·亭亭山上松晋朝·刘桢亭亭山上松,瑟瑟谷中风。风声一何盛,松枝一何劲。冰霜正惨凄,终岁常端正。岂不罹凝寒,松柏有本性。
  • 3.《十二时·其一·佛性成就十二首唐朝·敦煌曲子平旦寅。了了轮回受苦辛。含全□□□□□。意识参杂有数人。
  • 4.《明福观元朝·赵孟杰翳泉源之福地,历晋宋而至今。乡郑葛兮何处,漫追蹑而空寻。若有人兮山之阿,碧萝翠蔓延幽深。流水以为带,列峰以为簪。松风兮响金奏,竹泉兮鸣玉琴。恍惚眇莽不可见,但睹...
  • 5.《古木寒林歌(甲寅)明朝·朱同遂阳山城万家邑,古木参天蔽原隰。虎踞老石龙回空,雷擘苍崖起群蛰。故人结茅溪上居,日临流水观扶疏。因怀万牛栋梁重,乘兴偶谒承明庐。沧海无际百川趋,挂席欲进空踌躇。...
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

王安石(1021年1218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号半,汉族,临川(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)人,北宋著名的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。 庆历二年(1042年),王安石进士及第,历任扬州签判、鄞县知县、舒州通判等职,政绩显著。熙宁二年(1069年),任参知政事,次年拜相,主持变法。因守旧派反对,熙宁七年(1074年)罢相。一年后,宋神宗再次起用,旋又罢相,退居江宁。元祐元年(1086年),保守派得势,新法皆废,郁然病逝于钟山(今江苏南京),谥号“文”,故世称王文公。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,著书立说,被誉为“通儒”,创“荆公新学”,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。哲学上,用“五行说”阐述宇宙生成,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;其哲学命题“新故相除”,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。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。其散文论点鲜明、逻辑严密,有很强的说服力,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;短文简洁峻切、短小精悍,名列“唐宋八大家”。其“学杜得其瘦硬”,擅长于说理与修辞,晚年诗含蓄深沉、深婉不迫,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,世称“王荆公体”。有《王临川集》、《临川集拾遗》等存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