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耿天骘以竹冠见赠四首·冠工新意斲檀栾

朝代:宋朝|作者:王安石|
冠工新意斲檀栾,雾卷云烝久未乾。
遗我山林真自称,何须貂暖配金寒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七律·和柳亚子先生近现代·毛泽东饮茶粤海未能忘,索句渝州叶正黄。三十一年还旧国,落花时节读华章。牢骚太盛防肠断,风物长宜放眼量。莫道昆明池水浅,观鱼胜过富春江。
  • 2.《市桥柳·送行宋朝·蜀中妓欲寄意、浑无所有。折尽市桥官柳。看君著上征衫,又相将放船楚江口。后会不知何日又。是男儿,休要镇长相守。苟富贵、无相忘,若相忘,有如此酒!
  • 3.《失调名·其一·三嘱歌三首唐朝·敦煌曲子第一嘱甚嘱。发愿耶娘长万福。十月怀躬受苦辛。乳哺三年相养畜。貌堂堂。仁义足。可中五逆甘采□。死了掇头入地狱。
  • 4.《中岩宋朝·岑象求潇洒监城隈,聊驱俗驾回。世尘飞不到,山色翠成堆。
  • 5.《和荅同年徐丰厓明朝·吴天祐劳生会晤岂易得,别十五年方一来。故人几人道相合,今夕何夕尊同开。感君情深愈于旧,使我乐极翻成哀。天空月明耿长夜,梧叶萧萧飞露台。
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

王安石(1021年1218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号半,汉族,临川(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)人,北宋著名的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。 庆历二年(1042年),王安石进士及第,历任扬州签判、鄞县知县、舒州通判等职,政绩显著。熙宁二年(1069年),任参知政事,次年拜相,主持变法。因守旧派反对,熙宁七年(1074年)罢相。一年后,宋神宗再次起用,旋又罢相,退居江宁。元祐元年(1086年),保守派得势,新法皆废,郁然病逝于钟山(今江苏南京),谥号“文”,故世称王文公。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,著书立说,被誉为“通儒”,创“荆公新学”,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。哲学上,用“五行说”阐述宇宙生成,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;其哲学命题“新故相除”,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。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。其散文论点鲜明、逻辑严密,有很强的说服力,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;短文简洁峻切、短小精悍,名列“唐宋八大家”。其“学杜得其瘦硬”,擅长于说理与修辞,晚年诗含蓄深沉、深婉不迫,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,世称“王荆公体”。有《王临川集》、《临川集拾遗》等存世。